无劳动合同进行工伤认定,首先要证明劳动关系,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等材料。然后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部门受理审核后作出认定决定。过程中若劳动关系有争议,需先进行劳动仲裁。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进行工伤认定,关键在于先确定劳动关系。
1、证明劳动关系
可以收集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材料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2、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3、行政部门受理与审核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根据需要可以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4、作出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除了常规的工伤认定材料外,无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还需要额外准备一些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1、工资相关材料
如银行工资流水清单,上面会显示用人单位的转账记录,能有力证明工资发放情况,从而间接证明劳动关系。还有工资条,它详细记录了工资的构成和发放金额。
2、工作相关材料
工作任务安排记录,比如电子邮件、工作群聊记录等,能体现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工作安排的情况。项目成果文件,如果参与了用人单位的项目,相关的成果文件上有劳动者的署名也可作为证明。
3、同事证言
同事的书面证言,详细描述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也能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在无劳动合同工伤认定过程中,劳动关系争议是常见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劳动仲裁。
1、申请劳动仲裁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关系存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提交仲裁申请书以及能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
2、仲裁审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对证据进行质证。
3、仲裁裁决
仲裁委员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如果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凭借仲裁裁决书继续进行工伤认定程序;如果不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无劳动合同进行工伤认定虽然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合理收集证据、遵循法定程序等方式是可以实现的。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遇到证据不足、用人单位不配合等问题。如果您在工伤认定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