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借款担保责任适用民法典还是担保法典

2025-10-15 03:47:27
0 浏览
推荐律师
李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沪宣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借款担保责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并没有单独的“担保法典”,有关担保的规定统一整合在《民法典》中,其中合同编和物权编对担保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整合了原本分散的民事法律规范,其中包含了担保相关的内容。在《民法典》施行前,担保相关规定主要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中。而《民法典》施行后,《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同时废止,《民法典》成为规范担保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

《民法典》中的合同编部分,对保证合同进行了专门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这部分规定明确了保证的方式、保证责任的范围、保证期间等重要内容,对于借款担保中的保证责任具有直接的规范作用。

物权编则对抵押、质押等担保物权作出了规定。在借款担保中,债权人常常会要求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抵押物或质押物来保障债权的实现。《民法典》物权编详细规定了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的设立、效力、实现等方面的内容,为借款担保中的担保物权设定和行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民法典》还在一些其他条款中对担保相关的特殊情况和问题进行了规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担保法律体系。所以,在处理借款担保责任相关问题时,应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借款担保责任适用民法典还是担保法典(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3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