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合同欺诈案有哪些规定

2025-10-08 15:32:28
0 浏览
推荐律师
陈高超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合同欺诈案主要受《民法典》《刑法》等法律法规规制。在民事层面,涉及合同效力、欺诈方责任承担等规定;刑事层面,合同欺诈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有相应的定罪量刑标准。

在民事法律方面,《民法典》对合同欺诈做出了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意味着如果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受欺诈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撤销该合同。一旦合同被撤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同时,《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这表明欺诈方不仅要面临合同被撤销的后果,还可能需要对受欺诈方的损失进行赔偿,赔偿范围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在刑事法律方面,《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欺诈案在民事和刑事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当遇到合同欺诈情况时,当事人应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合同欺诈案有哪些规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7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