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交易和敲诈勒索在行为目的、行为方式、侵犯客体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强迫交易主要是在交易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等,目的是完成交易;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要挟等手段迫使他人交付财物。
从行为目的来看,强迫交易罪的行为人通常是为了促成交易,获取经济利益,其行为是围绕交易活动展开的。比如,在市场上以暴力威胁他人购买自己的商品,虽然手段违法,但本质上还是有交易的形式存在。而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人目的单纯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不存在交易的基础。例如,以被害人的隐私相要挟,要求被害人交付钱财,并没有任何交易行为与之对应。
在行为方式上,强迫交易罪一般表现为暴力、威胁手段与交易行为相关联,暴力、威胁程度相对较弱,主要是为了迫使对方进行交易。像在一些旅游景区,商贩以言语威胁游客购买其高价纪念品。敲诈勒索罪的威胁、要挟手段更为多样化,可以是暴力威胁,也可以是揭露隐私、损害名誉等非暴力的要挟,且威胁的内容往往比较严重。例如,告知被害人若不交付钱财就会对其家人实施伤害。
从侵犯客体方面分析,强迫交易罪侵犯的是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它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而敲诈勒索罪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重点在于对他人财物的非法获取。
在法律量刑上,两者也有所不同。强迫交易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