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来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判决。若有其他证据能证明合同关系存在及双方权利义务,法院会支持合理诉求;若证据不足,主张合同关系存在的一方可能面临败诉风险。
在司法实践中,合同并非仅以书面形式呈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也不意味着合同关系不存在。
当一方起诉到法院,主张双方存在合同关系时,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有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聊天记录、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法院通常会认定合同关系成立,并根据这些证据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而作出相应的判决。例如,在买卖合同纠纷中,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卖方有买方签字确认的送货单,以及双方关于货物价格、数量等的聊天记录,法院可以据此认定买卖关系成立,并判决买方支付相应的货款。
如果主张合同关系存在的一方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合同关系的存在及具体内容,法院可能无法支持其诉讼请求。因为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证据不足的一方要承担不利后果。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还会综合考虑交易习惯、行业惯例等因素。比如某些行业存在长期以来的交易习惯,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双方也按照该习惯进行交易,法院在认定合同关系时也会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范围。没签合同并不影响法院受理案件,但证据的充分与否对案件的结果起着关键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