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员工犯罪老板不知情通常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存在一定的民事责任和义务,具体需依据实际情况判断。
从刑事责任角度来看,根据罪责自负原则,犯罪行为应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承担责任。如果老板对员工的犯罪行为确实不知情,也没有参与、教唆、帮助等行为,那么老板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员工在下班后私自利用公司的废弃设备进行非法活动,老板对此毫不知情,这种情况下老板不构成犯罪。
在民事方面,老板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替代责任,如果员工的犯罪行为是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发生,且与工作有一定关联,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用人单位可能要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比如,货车司机在运输货物过程中,为了赶时间超速行驶并发生交通肇事犯罪,虽然司机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老板作为用人单位,可能要对事故中的受害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老板还有一定的管理义务。如果员工的犯罪行为暴露出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例如公司对员工的背景审查不严格、对重要物品或信息管理不善等,导致员工有机会实施犯罪,老板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假设公司没有对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老板可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对公司的损失承担责任。
在员工犯罪事件发生后,老板有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义务。要如实提供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和证据,不得隐瞒或阻碍调查。如果老板故意隐瞒关键信息,可能会面临妨碍司法等法律后果。员工犯罪老板不知情时,责任和义务的认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