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诉讼仲裁正文

故意推人算殴打他人会受到什么处罚

2025-11-06 22:32:45  分类:诉讼仲裁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李芊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李芊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泰和泰(太原)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故意推人是否算殴打他人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情节较轻可能按治安案件处理,严重的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等。治安案件处罚一般是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则面临刑事处罚。

一、故意推人算殴打他人会受到什么处罚

故意推人是否算殴打他人,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若故意推人致他人身体受到一定伤害,通常会被认定为殴打他人。

1、治安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有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等情形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比如在公共场所因琐事故意推搡他人致其轻微擦伤,可能按情节较轻处理。

2、刑事处罚

若推人行为导致他人轻伤及以上后果,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例如故意推人致其摔倒骨折,经鉴定为轻伤,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故意推人算殴打他人会受到什么处罚(0)

二、故意推人被认定为殴打他人在治安案件中的具体处罚流程

当故意推人被认定为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时,有一套明确的处罚流程。

1、受案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比如被推人报警后,警方会记录相关情况。

2、调查

警方会对案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询问当事人和证人等。会查看现场监控,询问在场人员了解事情经过,确定推人者的主观故意和造成的后果。

3、决定

根据调查结果,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处罚决定。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会按照相应情节给予罚款或拘留等处罚。

4、执行

被处罚人需按照处罚决定执行。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罚款的,需在规定期限内缴纳。

三、故意推人构成殴打他人刑事犯罪后有哪些从轻处罚情节

即使故意推人构成殴打他人的刑事犯罪,也存在一些从轻处罚情节。

1、自首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推人者在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交代推人经过,就可能从轻处理。

2、立功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比如推人者在被侦查期间,揭发了其他犯罪行为并经警方查证属实,就可能从轻量刑。

3、取得被害人谅解

若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法院在量刑时也会酌情从轻处罚。如推人者主动赔偿被推人医疗费用等损失,获得其谅解书,法院会考虑这一情节。

故意推人是否构成殴打他人及受到何种处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此类冲突行为。若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比如对处罚决定不服该如何申诉、如何准确界定推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