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识产权的七种罪名行为认定依据各有不同。假冒注册商标罪看是否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且情节严重;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关注是否明知是假冒商品仍销售且数额较大;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考量非法制造或销售标识的数量等情节;侵犯著作权罪依据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权行为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是否销售明知的侵权复制品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判断;侵犯商业秘密罪看是否实施法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且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假冒专利罪关注是否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
侵犯知识产权的七种常见罪名行为认定依据如下:
1、假冒注册商标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此罪。认定时,需判断是否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相同商标”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情节严重”一般从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方面考量,比如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该罪。“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销售金额数额较大一般指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司法实践中,会结合进货渠道、销售价格、交易方式等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构成此罪。情节严重主要看非法制造、销售的标识数量、非法经营数额等。例如,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4、侵犯著作权罪
以营利为目的,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等作品等情形,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该罪。“以营利为目的”包括通过销售、出租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一般指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
5、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刑法》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构成此罪。“违法所得数额巨大”一般指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6、侵犯商业秘密罪
实施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法定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该罪。“重大损失”包括经济损失、竞争优势丧失等。
7、假冒专利罪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此罪。“假冒他人专利”指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等行为。“情节严重”一般从非法经营数额、给专利权人造成的损失等方面判断。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认定有诸多细节需要关注:
1、商标的相同性认定
在判断是否为相同商标时,不仅要考虑文字、图形等直观要素,还要考虑其整体视觉效果和市场认知。对于一些经过变形、组合的商标,要综合判断是否会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比如,字母大小写、字体变化等情况,若不影响公众对商标的识别和区分,仍可能认定为相同商标。
2、使用行为的界定
“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即使商品尚未销售,只要已经完成了商标的使用行为,也可能构成犯罪。例如,生产厂家将假冒商标贴在产品上准备发货,虽未实际销售,也属于使用行为。
3、情节严重的判断因素
除了非法经营数额和违法所得数额,还会考虑其他情节。如假冒的商标是否为驰名商标,是否多次实施假冒行为,是否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对于假冒驰名商标的行为,由于其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危害更大,可能更容易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4、与其他罪名的界限
要区分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行为人既假冒注册商标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构成一罪还是数罪。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同时也是伪劣产品,且两者存在牵连关系,一般从一重罪处罚。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损失的计算方式如下:
1、以商业秘密权利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计算
这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因商业秘密被泄露导致的产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等。间接损失如为了防止损失扩大而采取的补救措施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因商业秘密被侵犯而导致的未来市场竞争优势的丧失所带来的潜在损失。例如,企业的核心技术被泄露,导致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下降,销量减少,由此造成的利润损失就是直接损失。
2、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计算
侵权人通过使用商业秘密所获得的利润可以作为损失的计算依据。计算时,要扣除侵权人的合理成本。比如,侵权人利用商业秘密生产产品并销售,其销售总收入减去生产、销售等成本后的利润就是其获得的利益。
3、参照商业秘密的许可使用费计算
如果商业秘密有明确的许可使用费用标准,可以参照该标准计算损失。例如,权利人之前曾将商业秘密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约定了每年的许可使用费,那么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等因素,参照该许可使用费来计算损失。
4、考虑其他因素
在计算损失时,还会考虑商业秘密的研发成本、市场价值等因素。研发成本高、市场价值大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其损失相对也会更大。同时,还要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对损失计算的影响。
综上所述,侵犯知识产权的七种罪名行为认定依据各有特点,涉及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领域。在实际法律应用中,还存在许多复杂的情况,比如不同罪名之间的竞合问题、损失计算的精确性问题等。如果您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比如不确定某种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对损失计算有疑问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