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手续包含多种项目。首先需准备证明劳动关系及工伤事实的材料,然后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部门受理后会调查核实,最终作出认定决定。整个过程有严格的时间和程序要求,明确这些手续项目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手续包含多个重要项目。
1、申请材料准备
劳动者要准备好工伤认定申请表,此表可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官网下载或到其办公地点领取。还需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同时,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也是必不可少的。
2、申请提出
用人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受理与调查核实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对于受理的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4、认定决定作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工伤认定手续项目中的材料要求较为严格。
1、真实性要求
所有提供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有效。例如劳动合同,不能是伪造或篡改的,工资发放记录也需是真实的银行流水或单位财务记录。如果提供虚假材料,不仅会导致工伤认定申请不被受理,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2、完整性要求
材料要完整无缺。工伤认定申请表需填写完整,各项信息准确无误,不能有遗漏。诊断证明书要包含详细的病情描述、诊断结果、治疗情况等内容。缺少任何一项关键材料,都可能影响工伤认定的进程。
3、时效性要求
诊断证明书等材料要具有时效性,一般要求是近期的诊断结果。如果时间过长,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工伤当时的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能要求重新进行诊断。
工伤认定手续项目的办理有明确的流程。
1、前期准备阶段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受伤的原因和经过,以便医生准确记录病情。同时,收集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按照前面提到的材料要求准备好申请材料。
2、申请提交阶段
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自行申请。提交申请时,要确保材料齐全、符合要求。
3、审核与调查阶段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不完整,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对于需要调查核实的情况,会进行实地调查、询问证人等工作。申请人要积极配合调查,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4、结果告知阶段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后,会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如果对认定结果不服,申请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手续涉及多个项目、严格的材料要求和明确的办理流程。劳动者在遭遇工伤后,要及时了解这些内容,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在工伤认定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比如对认定结果有异议、不清楚某些手续的具体操作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咨询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