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公司未交社保,员工发生工伤时,公司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赔偿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上海相关规定,涵盖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多方面。若公司不赔偿,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
在上海,如果公司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发生工伤后,公司需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1、医疗费用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全部由用人单位支付。这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
2、停工留薪期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伤残待遇
如果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伤残等级,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等。
4、工亡待遇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若公司未交社保,则这些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当上海公司未交社保,员工发生工伤后,申请赔偿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员工要进行工伤认定。
1、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完成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索赔协商与仲裁
员工拿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后,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费用。
上海公司未为员工缴纳社保导致工伤赔偿问题,不仅要承担对员工的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
1、行政责任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2、民事赔偿责任加重
由于未交社保,用人单位需自行承担全部的工伤赔偿费用,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如果员工因工伤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况,用人单位可能还需承担额外的赔偿责任。
3、信用影响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和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可能会影响其在社会上的信用,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进而影响企业的业务发展。
综上所述,上海公司没有交社保时员工工伤赔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标准。无论是赔偿的具体项目、申请流程还是法律责任,都需要用人单位和员工有清晰的认识。如果遇到更复杂的工伤赔偿问题,比如赔偿金额的计算争议、用人单位拒绝赔偿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