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医疗纠纷正文

非法行医罪该怎么处罚

2025-11-03 12:32:47  分类:医疗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赵少阳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赵少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华诚(郑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该罪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行医罪该怎么处罚

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情节严重的认定

情节严重一般包括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等情形。例如,某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在被卫生部门两次处罚后仍继续非法行医,这种情况下就属于情节严重,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2、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罚

如果非法行医行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通常是指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等情况。比如,非法行医者因操作不当,导致就诊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等。

3、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罚

若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最为严重的后果,非法行医者要为其行为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例如,因非法行医延误了就诊人的治疗时机,最终导致就诊人死亡。

非法行医罪该怎么处罚(0)

二、非法行医罪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明确非法行医罪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对于准确认定犯罪和合理量刑至关重要。

1、多次非法行医

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就属于情节严重。这表明行为人无视法律规定和监管,屡教不改,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比如,某人多次在未取得合法资质的情况下开展诊疗活动,被卫生部门多次警告和处罚,但仍继续非法行医。

2、造成就诊人身体损伤

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也属于情节严重。例如,非法行医者在进行简单的外科手术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就诊人伤口感染,留下后遗症,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功能。

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

非法行医过程中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比如,使用过期的药品给就诊人治疗,或者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这些行为都可能对就诊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三、如何认定非法行医罪中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

认定非法行医罪中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判断。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有的人根本没有参加正规的医师资格考试,或者通过伪造、变造、买卖医师资格证书等非法手段获取医师资格,然后从事医疗活动,这种情况就属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例如,有人通过购买假的医师资格证书,开设私人诊所进行诊疗。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即使个人可能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没有按照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开办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活动,也属于非法行医。比如,某人在家中自行开设诊所,为周边居民看病,但没有办理相关的许可手续。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如果医师因为违反相关规定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在吊销期间继续从事医疗活动,同样构成非法行医。例如,某医生因严重医疗事故被吊销证书后,仍偷偷为患者看病。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根据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量刑标准,同时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形和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认定也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非法行医造成群体性伤害该如何处理、非法行医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对非法行医罪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