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拆迁签合同后未拿到钱,可通过多种法律途径解决。可先与拆迁方协商沟通,若协商无果,可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满还能提起行政诉讼,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些途径能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拆迁补偿款顺利到位。
拆迁签合同未拿到钱时,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协商解决,被拆迁人可以主动与拆迁方进行沟通,明确指出合同中关于付款的约定,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款项。这种方式较为温和,能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1、行政复议
若协商不成,可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被拆迁人认为拆迁方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会对拆迁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若发现拆迁方存在违规行为,会责令其改正。
2、行政诉讼
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或者拆迁方是行政机关的情况下,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审理,若拆迁方确实违反合同约定未支付款项,法院会判决其履行支付义务。
3、民事诉讼
如果拆迁方不是行政机关,被拆迁人可以依据拆迁合同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拆迁方承担违约责任,支付拆迁补偿款及相应的利息损失等。

申请行政复议是解决拆迁签合同未拿到钱的重要途径之一。被拆迁人需要在知道拆迁方未支付款项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这是法定的申请期限,必须严格遵守。
1、准备申请材料
要准备好行政复议申请书,详细说明申请复议的事实和理由,包括拆迁合同的相关内容、付款约定以及拆迁方未付款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拆迁合同、沟通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2、选择复议机关
根据拆迁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复议机关。一般来说,若拆迁方是地方政府部门,可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收到申请后,会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3、复议审理与决定
受理后,复议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可能会要求拆迁方提供相关证据和答辩意见。经过审理,复议机关会在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若情况复杂,可延长30日。
当通过民事诉讼解决拆迁签合同未拿到钱的问题时,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首先要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是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明确诉讼请求
在起诉状中要明确诉讼请求,包括要求拆迁方支付的拆迁补偿款金额、利息损失以及因维权产生的合理费用等。同时,要详细陈述事实和理由,说明拆迁合同的签订情况以及拆迁方违约未付款的事实。
2、证据收集与整理
证据是民事诉讼的关键。要收集拆迁合同、付款凭证(若有)、沟通记录、证人证言等相关证据,并进行整理和分类。在庭审过程中,要能够清晰地向法庭展示这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3、遵守诉讼程序
要严格遵守民事诉讼的程序规定,按时参加庭审,遵守法庭纪律。在庭审中,要尊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陈述和辩论。
综上所述,拆迁签合同未拿到钱时,被拆迁人有多种法律途径可以选择。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若遇到拆迁补偿金额计算错误、拆迁合同条款不明确等相关问题,也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和建议。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