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房拿房产证原件需先了解所在地区和银行的政策,一般在还清贷款后可拿到。未还清贷款时,有的地区银行会在办理抵押登记后将房产证给购房者,有的则由银行保管;还清贷款后,需办理解押手续,之后就能获得房产证原件。
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对于按揭房房产证原件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在未还清贷款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银行在完成房屋抵押登记后,会将房产证原件交还给购房者。这是因为在办理抵押登记时,相关部门会在房产证上注明抵押情况,银行已获得他项权证作为保障,所以允许购房者持有房产证。例如一些城市的商业银行,为了给购房者提供便利,会采取这种方式。而另一些地区的银行则会选择保管房产证原件,直至贷款全部还清。这是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确保自身权益。
若想在未还清贷款时就拿到房产证原件,可先向贷款银行咨询具体政策。如果银行允许,那么在办理完抵押登记等手续后,即可领取。
当贷款还清后,首先要办理解押手续。第一步是联系贷款银行,银行会出具贷款结清证明,这是证明贷款已还清的重要文件。第二步,携带贷款结清证明、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前往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办理解除抵押的手续。这一步非常关键,只有完成解押,房屋的产权才完全归购房者所有。
解押手续办理完毕后,购房者就可以顺利拿到房产证原件。拿到房产证原件后,意味着购房者对房屋拥有了完整的产权,可以自由进行交易、抵押等处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六十条
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