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故意诬陷他人怎么判的

2025-10-09 22:29:50
0 浏览
推荐律师
王彦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丰程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故意诬陷他人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若不构成犯罪,也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在法律层面,故意诬陷他人的行为,通常根据其情节严重程度来判定相应的责任。

刑事层面,如果达到一定标准会构成诬告陷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指诬陷的手段恶劣、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等情况。对于犯诬告陷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严重后果”,比如导致被诬陷人被错误羁押、判刑等。并且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要从重处罚。这是因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具有特殊的身份和职责,其诬告陷害行为会对司法秩序和公民权益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例如,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打击报复竞争对手,故意捏造对方贪污的事实并向司法机关告发,导致对方被错误逮捕和羁押,这种情况下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很可能会被从重处罚。

如果故意诬陷他人的行为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也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比如,甲因为一些琐事与乙发生矛盾,甲为了出气,向公安机关谎称乙盗窃,经调查乙并无盗窃行为,且甲的行为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那么甲就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故意诬陷他人怎么判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28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