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损害赔偿正文

恶意破坏他人财产立案标准是多少

2025-10-09 19:56:21  分类:损害赔偿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孙先格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孙先格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恶意破坏他人财产,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追诉。达到立案标准的,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恶意破坏他人财产立案标准是多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恶意破坏他人财产即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这是比较常见的立案情形。例如,甲出于报复心理,将乙的汽车玻璃砸坏,经鉴定维修费用达到了五千元以上,这种情况下就满足了立案标准。这里的损失是指实际造成的财物价值的减少,需要有专业的评估或鉴定来确定具体金额。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即便每次毁坏的财物价值可能不高,但如果累计毁坏次数达到三次以上,也会被立案。比如,丙多次故意损坏丁家门口的路灯,虽然每次路灯的价值不高,但累计三次以上,就符合立案条件。这体现了法律对于多次实施破坏行为的严厉态度。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这种情况强调的是多人参与且公然进行破坏。如戊纠集了另外三人,在公共场所公然砸毁己的摊位设备,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财产,还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会被立案追诉。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例如毁坏的是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物品,给被害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等,也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而立案。

恶意破坏他人财产立案标准是多少(0)

二、恶意破坏他人财产五千元以下如何处理

如果恶意破坏他人财产价值在五千元以下,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通常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理。

1、治安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比如,A故意损坏了B价值三千元的自行车,那么A可能会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能被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民事赔偿

虽然不构成刑事犯罪,但破坏者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破坏者赔偿其财产损失。就像上述例子中,B可以向法院起诉A,要求A赔偿自行车的损失。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A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恶意破坏他人财产会留案底

恶意破坏他人财产是否会留案底,需要分情况来看。

1、构成刑事犯罪留案底

如果恶意破坏他人财产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被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经过法院审判并被判处刑罚,就会留下案底。案底是指犯罪记录,会伴随个人一生,对其今后的就业、生活等方面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C因故意毁坏他人价值一万元的财物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那么C就会有犯罪记录,在报考某些职业时可能会受到限制。

2、未构成刑事犯罪不留刑事案底

如果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仅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不会留下刑事案底。但会有治安处罚记录,不过这种记录与刑事案底相比,对个人的影响相对较小。比如,D因故意损坏他人财物价值两千元被处以治安拘留,只会有治安处罚的相关记录,而不会有刑事犯罪的案底。

综上所述,恶意破坏他人财产达到一定标准会面临刑事或治安处罚。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他人恶意破坏自己财产的情况,要及时保留证据并向相关部门报案。对于恶意破坏他人财产的定罪量刑、治安处罚的具体执行等更多相关问题,你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你解答法律问题。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房产证除名需要什么资料办理
房产证除名需要的资料因除名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包括身份证、房产证、结婚证(涉及夫妻除名)、公证书(继承或赠与除名)、法院判决书(判决除名)等。房产证除名主要有几种不同情形,每种情形所需资料有所不同。夫妻间除名: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进行房产证除名,通常需要携带身
缓刑到期后怎么办
缓刑到期后,若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若违反规定,则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当缓刑到期时,具体的处理方式取决于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