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便不存在判处缓刑的情况。只有构成犯罪且符合缓刑条件时才会适用缓刑。若不构成犯罪,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一般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首先要明确,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如果行为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那就意味着该行为未达到刑法规定的入罪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依据刑法对其判处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相关规定,向他人提供毒品的、吸食、注射毒品的等行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容留他人吸毒不构成犯罪的情形,通常会按照该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条款进行处理。
判断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容留的次数、人数、持续时间等。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容留少量人员吸毒,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可能就不构成犯罪,但仍会受到治安处罚。所以,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时,不存在判缓刑的说法,而是按照治安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