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侵犯未成年肖像权判几年刑

2025-10-08 14:47:50
0 浏览
推荐律师
祝远杰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浙江合创(宁波石化开发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侵犯未成年肖像权一般不涉及刑事判刑。侵犯肖像权通常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主要承担民事责任,而非刑事责任。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对于侵犯未成年肖像权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当发生侵犯未成年肖像权的事件时,主要的责任承担方式是民事方面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要求侵权人停止使用未成年人的肖像,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以消除不良影响,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赔礼道歉等。如果给未成年人造成了精神损害,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侵犯肖像权本身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刑事处罚。但如果在侵犯肖像权的过程中,还伴随着其他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利用未成年人的肖像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那么就会根据具体所触犯的刑法罪名来定罪量刑。例如,构成诈骗罪的,根据诈骗的数额和情节,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单纯的侵犯未成年肖像权不会判刑,只有在涉及其他犯罪行为时才会面临刑事处罚。

侵犯未成年肖像权判几年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7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