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无罪后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需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刑事部分无罪是因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该行为仍可能构成民事侵权,那么附带民事诉讼可能会根据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和证据情况作出判决;若被告人的行为既不构成犯罪也不构成民事侵权,则会判决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诉讼请求。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有着不同的证明标准和法律适用。刑事诉讼要求对被告人定罪的证据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而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通常是“高度盖然性”。
当刑事部分判决无罪时,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会有多种情形。如果被告人的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但符合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比如存在过错、有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等,法院会按照民事法律规定进行判决。例如,在一些轻微的伤害案件中,可能由于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从民事角度看,被告人的行为确实给被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损害,那么法院可能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实际损失等因素,判决被告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如果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人的行为既不构成犯罪也不构成民事侵权,那么法院会判决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诉讼请求。比如,在某些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或者是意外事件,既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也不存在民事上的过错和侵权行为,此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要求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还会受到证据的影响。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即使刑事部分的无罪判决可能引发一些猜测,但法院依然会依据证据规则作出公正的判决。刑事判无罪后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是一个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严格依据法律和证据进行判断的过程。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也可以告知附带民事原告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公诉案件,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进行调解;不宜调解或者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告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