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宅基地赠与协议书有效果,需包含双方基本信息、宅基地基本情况、赠与声明、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且要符合法律法规,经双方签字、见证或公证。
一份有效的宅基地赠与协议书,开头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住址等,这些信息能准确识别协议的主体,避免后续产生身份方面的争议。
要详细描述宅基地的基本情况。这其中包括宅基地的具体位置,精确到县、乡、村、组以及具体的地块编号;面积大小,以相关证件或实际测量为准;四至界限,明确宅基地的边界范围,可参照周边的自然标志物或相邻土地的情况进行描述;同时,还应说明宅基地的用途,是用于建房居住还是其他合法用途。
在协议中,要有清晰明确的赠与声明。表明赠与人自愿将上述宅基地无偿赠与受赠人,受赠人自愿接受该赠与。这部分内容是协议的核心,体现了双方的真实意愿。
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赠与人来说,要保证对该宅基地拥有合法的处分权,不存在任何纠纷或抵押等情况;在赠与后,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撤销赠与。受赠人则有按照规定使用宅基地的义务,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进行非法活动。
违约责任条款也必不可少。当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这能对双方起到约束作用,促使其遵守协议。
协议应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订日期。如有必要,还可以邀请见证人签字见证,或者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以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要确保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宅基地的赠与要符合当地关于宅基地流转的政策要求。这样的宅基地赠与协议书才能具有较好的法律效力,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