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欠款协议书要具有效果,需包含双方基本信息、欠款情况、还款安排、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且内容合法、表达清晰、双方自愿签署。
一份有效的工资欠款协议书,在撰写时需要涵盖以下关键要素。
一、协议双方信息
明确协议双方的身份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全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劳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准确的身份信息是确保协议能够约束正确主体的基础,也便于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中确定当事人。
二、欠款情况说明
详细说明欠款的具体情况,如工资所属的时间段,明确是哪个月到哪个月的工资未支付;欠款的金额要精确到具体数字,同时可以说明工资的计算方式,例如是按照月工资标准、计件工资还是其他方式计算得出该欠款金额。这部分内容能够清晰界定欠款的范围和数额,避免双方在后续对欠款情况产生争议。
三、还款安排
要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包括还款的时间节点和每次还款的金额。例如,可以约定分几个阶段还款,每个阶段在什么日期前支付多少金额。还款时间和金额的明确约定,有助于劳动者了解自己何时能够收回工资,也对用人单位形成了明确的还款约束。
四、违约责任
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如果未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和金额还款,应承担何种责任,如支付逾期利息,利息的计算方式可以按照一定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来确定;或者承担劳动者因追讨工资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如律师费、差旅费等。对于劳动者,如果违反协议中的相关约定,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违约责任的设定能够增强协议的约束力,促使双方遵守协议约定。
五、争议解决方式
约定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约定通过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如果选择仲裁,要明确仲裁机构的名称;如果选择诉讼,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合理的争议解决方式能够在纠纷发生时为双方提供明确的解决途径。
六、协议生效条款
明确协议的生效时间,一般可以约定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同时,可以约定协议一式几份,双方各执几份,以确保双方都持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协议文本。
七、双方签字(或盖章)
用人单位要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劳动者要签字并按手印。签字(或盖章)是双方对协议内容认可的重要体现,也是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
工资欠款协议书在撰写时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内容合法、公平、合理,表达清晰准确,这样才能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切实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