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结婚证的债务协议书要生效,需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条件,同时协议应明确债务的具体情况、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对于没结婚证的债务协议书而言,签订协议的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理解协议内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意思表示真实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意味着双方在签订债务协议书时,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例如,一方以威胁对方人身安全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协议,这种情况下协议的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债务协议不能约定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所产生的债务分担,也不能有违背社会道德伦理的条款。
在协议内容方面,应该详细明确。要清晰地写明债务的具体情况,包括债务的产生原因、金额、债权人等信息。同时,要明确双方对于债务的分担方式、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权利义务内容。例如,如果是双方共同生活期间产生的债务,协议中要说明哪些债务由哪一方承担,承担的比例是多少等。
协议的形式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来说,双方需要在协议上签字或盖章,以表明对协议内容的认可。签字或盖章的真实性也很关键,如果存在代签等情况,可能会引发协议效力的争议。为了增强协议的证明力,也可以考虑对协议进行公证。只有满足上述各方面条件,没结婚证的债务协议书才能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