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正文

受胁迫结婚后该如何撤销婚姻关系

2025-10-03 00:59:25  分类:婚姻家庭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许旺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许旺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新疆赢获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受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在法定期限内,准备好相关材料,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关系。撤销婚姻的请求应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若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则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一、受胁迫结婚后该如何撤销婚姻关系

受胁迫结婚后,受胁迫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撤销婚姻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1、时间限制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果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性。

2、所需材料

受胁迫的一方需要准备相关证据,如能证明胁迫行为存在的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同时,要准备好本人的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如果认定确实存在胁迫结婚的事实,会依法作出撤销婚姻的判决。婚姻被撤销后,自始无效,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受胁迫结婚后该如何撤销婚姻关系(0)

二、受胁迫结婚撤销婚姻关系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受胁迫结婚撤销婚姻关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受胁迫方提供了法律保障。

1、民法典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这体现了法律对婚姻自由原则的保护,婚姻应当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结合,任何一方都不得对另一方加以强迫。

2、保障婚姻自由

法律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婚姻自由权利,避免当事人因受到胁迫而违背自己的意愿结婚。如果允许受胁迫的婚姻继续存在,将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违背婚姻的本质。

3、维护法律秩序

明确受胁迫结婚撤销婚姻关系的法律依据,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序良俗。让人们知道,通过胁迫手段缔结的婚姻是不被法律认可的,从而减少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受胁迫结婚撤销婚姻关系需要注意什么

受胁迫结婚撤销婚姻关系时,有一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证据收集

受胁迫的一方要注重证据的收集。证据是能否成功撤销婚姻的关键。可以收集证人证言,比如当时在场看到胁迫行为的人的证言;也可以收集视听资料,如录音、录像等。这些证据要能够清晰地证明胁迫行为的存在。

2、时间把控

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时间限制。如果超过了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或者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的期限,就可能丧失请求撤销婚姻的权利。所以,受胁迫方要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

3、法律程序

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而不是向其他部门。同时,要准备好相关材料,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如实陈述事实。

综上所述,受胁迫结婚后撤销婚姻关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证据难以收集等。如果您还遇到关于婚姻撤销的其他问题,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婚前房产出租婚后自己使用是否可以退税
婚前房产出租婚后自己使用通常不可以退税。目前并没有因婚前房产出租后婚后自用这一情况而产生的退税政策。在我国税收体系中,涉及房产的税收主要有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对于婚前房产出租,出租方取得租金收入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相关税费。如果是个人出租住房,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个人
离婚怎么获得抚养权和抚养费
要获得抚养权需证明自身抚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争取抚养费则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数额。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和抚养费的判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考量。关于抚养权的获得: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以由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