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劳动合同违约情形有哪些种类

2025-09-30 16:50:26
0 浏览
推荐律师
余玉洁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劳动合同违约情形主要分为用人单位违约和劳动者违约两大类,每类又包含多种具体情形。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情形可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个主体来进行分类。

用人单位违约情形

一是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例如,一些工厂未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像建筑工人没有合适的安全帽、防护手套等,这会对劳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违反了合同中保障劳动者安全工作环境的约定。

二是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这是较为常见的违约情形,比如企业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员工工资数月,或者随意克扣员工工资,如在没有合理依据的情况下扣除员工绩效奖金等。

三是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重要权益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会影响员工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权益,例如员工生病就医时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四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员工每天加班不得低于3小时,且没有相应的加班工资,这种规定明显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的规定,损害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违约情形

一是违反服务期约定。当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后,如果劳动者在服务期未满时擅自离职,就构成违约。比如企业花费大量资金送员工去国外培训新技术,并约定了5年服务期,但员工培训回来工作2年后就跳槽到其他企业。

二是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就违反了竞业限制约定。例如,某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在离职后,马上到竞争对手公司工作,泄露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和技术信息。

三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例如员工多次无故旷工、在工作中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如仓库管理员因疏忽导致大量货物丢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违约情形有哪些种类(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15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