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同意调薪申请仲裁赔偿,需收集证据、准备仲裁申请书,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续参与仲裁审理,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维权。
当面临不同意调薪的情况,劳动者若想申请仲裁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认是否构成违法调薪 用人单位单方面调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若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调薪,一般构成违法。
二、收集相关证据 证据是仲裁的关键。要收集能够证明原薪资待遇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上面会明确记载工资数额、支付方式等信息;工资条或银行工资流水记录,能直观反映以往的工资发放情况。还需收集用人单位调薪的相关证据,例如调薪通知、邮件等。
三、准备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包含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同时,要写明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比如要求恢复原薪资待遇,并支付因违法调薪期间少发的工资等。
四、提交仲裁申请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五、参与仲裁审理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劳动者需按时参加庭审,在庭审中要清晰、准确地陈述自己的主张和事实依据,配合仲裁庭的审理工作。
六、根据仲裁结果决定后续行动 如果对仲裁结果满意,用人单位应按照仲裁决定执行。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