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被抵押房产一房两卖是否是诈骗行为

2025-11-24 03:20:19
0 浏览
推荐律师
王启云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山东勤力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被抵押房产一房两卖可能构成诈骗行为,但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卖房者具有非法占有购房款的主观故意,通过隐瞒房屋已抵押及一房两卖等事实,使购房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购房款,就可能构成诈骗;若只是因资金周转等问题导致的正常交易纠纷,则不构成诈骗。

在法律层面,判断被抵押房产一房两卖是否为诈骗行为,关键在于卖房者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

从主观意图来看,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如果卖房者在明知房屋已抵押且没有能力履行后续合同义务的情况下,仍然将房屋卖给多个买家,收取购房款后用于个人挥霍、偿还其他债务或者携款潜逃等,这种行为就体现出其非法占有购房款的主观故意。例如,卖房者A将已抵押的房屋先后卖给B和C,收取两人的购房款后,立即将款项用于赌博输光,且没有任何履行合同交付房屋的打算,那么A的行为很可能构成诈骗。

从客观行为方面,要看卖房者是否实施了欺诈手段。卖房者有义务向购房者如实告知房屋的抵押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交易情况。若其故意隐瞒房屋已抵押的事实,或者在与一方签订购房合同后,又将房屋卖给第三方,并且不履行对前一购房者的合同义务,这就属于欺诈行为。如卖房者D在与E签订购房合同并收取房款后,未告知E的情况下,又将房屋卖给F,导致E无法获得房屋,D的这种行为就符合诈骗的客观表现。

如果卖房者是因为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试图通过一房两卖来解决问题,并且有积极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行动,只是最终因客观原因无法履行,那么这种情况通常被认定为民事纠纷。比如卖房者G因生意资金短缺将抵押房屋卖给H和I,本打算用后续资金解除抵押并交付房屋,但因生意失败无法实现,G在过程中没有隐瞒相关情况且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一般不构成诈骗。

当遇到被抵押房产一房两卖的情况时,购房者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如果认为卖房者的行为构成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若只是民事纠纷,则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被抵押房产一房两卖是否是诈骗行为(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6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