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被占时,可先尝试联系占用人协商解决,若无法联系或协商无果,可通过物业、报警等合法途径解决。
当发现车位被占,首先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过激行为。可以先查看占用人是否在车内留下联系方式,若有,可直接联系对方,以平和的态度告知对方占用了自己的车位,要求其尽快挪车。这种直接沟通的方式往往能快速解决问题。
如果占用人未留下联系方式,可寻求物业的帮助。大多数小区都配备有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有责任维护小区的停车秩序。向物业说明车位被占的情况,提供车位的相关证明,如车位购买合同或租赁协议等,物业会通过业主登记信息尝试联系占用人,要求其将车辆移走。
若物业也无法联系到占用人,或者占用人拒绝挪车,可选择报警。在我国,车位被他人非法占用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警方有权介入处理。报警时要清晰准确地说明车位被占的具体位置和情况。警方到达后,会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查询车辆信息联系车主,若车主拒不配合,警方有权采取拖车等措施。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例如,拍摄车辆占用车位的照片或视频,记录与占用人、物业、警方沟通的过程和内容等。这些证据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处理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一定不能采取过激的私力救济行为,如给占用人的车辆上锁、刮花车辆、放气等,这些行为可能会构成对他人财产的损害,自己反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合法、合理、有序的途径解决车位被占问题,既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