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拖欠工资不给,可通过与中介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方式处理。
可以尝试与中介进行协商。这是解决问题较为直接和简便的方式。与中介相关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其拖欠工资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要求其在合理的期限内支付所拖欠的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对中介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调查。劳动者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提交投诉申请。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依法对中介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责令中介支付拖欠的工资。
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书以及相关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在庭上陈述事实和理由。仲裁庭会根据查明的事实作出仲裁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在规定的期限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中介拖欠工资的行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面临刑事处罚。
当遇到中介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要及时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保存好与工作相关的各种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有力地证明自己的主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