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在网上起诉对方,需先收集证据并准备起诉状,然后通过当地法院的电子诉讼服务平台或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进行立案申请,按指引完成信息填写和材料上传,之后等待法院审核。
要明确起诉前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收集相关证据,这些证据是胜诉的关键。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它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约定的工资标准、工作内容等;工资条可以直观体现工资的具体数额、发放时间等情况;考勤记录能证明工作时间,与工资计算相关;聊天记录若涉及工资的沟通、承诺等内容,也可作为有力证据。同时,需撰写一份合格的起诉状,起诉状应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的诉讼请求,即要求对方支付的工资数额、利息等;清晰阐述事实与理由,说明何时开始工作、工资拖欠的具体情况等。
选择合适的网上立案途径。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当地法院的电子诉讼服务平台,不同地区的法院都有各自的平台,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所在地区法院的官网,在官网中找到电子诉讼服务入口。二是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该小程序在各大应用商店均可下载,它整合了全国法院的立案服务,使用较为便捷。
进入立案流程后,按平台指引进行操作。先进行注册和登录,若已有账号可直接登录。登录后找到立案申请入口,选择相应的案件类型,通常为劳动争议案件。然后依次填写相关信息,如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并上传之前准备好的证据材料和起诉状。在填写和上传过程中,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材料清晰可辨。
完成上述步骤后,提交立案申请。之后等待法院审核,法院会在规定时间内对申请进行审查,若材料不全或存在问题,法院会通过平台反馈,需按要求补充或修改材料。若审核通过,法院会通知后续的诉讼流程,如缴纳诉讼费、开庭时间等。通过网上起诉拖欠工资的案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平台要求进行操作,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