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骑摩托车出车祸是否判刑以及判几年徒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未构成犯罪则不会判刑;若构成犯罪,要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事故后果、责任认定等因素,不同情形量刑有所不同。
刑事责任年龄是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骑摩托车出车祸的情形中,如果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一般情况下单纯的交通肇事行为,因其未达到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其行为符合上述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特定犯罪类型,如故意驾车撞人等,就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若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骑摩托车出车祸,可能涉及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且在司法实践中,还会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未成年人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等情节来确定最终的量刑。即使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其监护人也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