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有明显区别,在定义上,按揭是购房人以所购房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用于支付房款;抵押是抵押人以自己或他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取得贷款。在用途方面,按揭主要用于购房,抵押用途更广泛。在所有权方面,按揭在还款期间房产所有权归属银行,抵押抵押物所有权仍归抵押人。二者也存在联系,都需提供抵押物,都存在利率、还款等风险,且都受金融监管政策影响。
首先来看二者的区别。从定义上理解,按揭贷款是购房者在购房时,因资金不足,将所购房屋产权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支付购房款,然后购房者按月向银行分期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信贷方式。而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自己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抵押物可以是房产、车辆等多种资产。
在用途方面,按揭贷款的用途明确且单一,主要就是用于购买房屋,是一种与购房行为紧密相关的贷款方式。而抵押贷款的用途较为广泛,借款人可以将贷款用于企业经营、个人消费等多种用途,比如企业主可以用抵押房产获得的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个人可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支出。
在所有权方面,在按揭贷款中,在贷款未还清之前,房屋的所有权实际上是归银行所有的,购房者只有使用权,只有当全部贷款本息还清后,房屋所有权才会转移到购房者名下。而在抵押贷款中,抵押物的所有权仍归抵押人所有,抵押人只是将抵押物的他项权利(如抵押权)赋予了银行,在抵押期间,抵押人仍然可以在不影响抵押物价值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抵押物。
再说说二者的联系。二者都需要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抵押物作为担保,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银行通过对抵押物的评估和抵押登记等手续,确保在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收回贷款本息。
在风险方面,二者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借款人来说,都面临着利率波动、还款压力等风险。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借款人的还款利息支出可能会增加;如果借款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还款困难的情况。对于银行来说,都面临着抵押物价值波动、借款人违约等风险。如果抵押物价值下降,可能会影响银行在处置抵押物时的收回金额。
二者都受到金融监管政策的影响。金融监管部门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状况,对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的政策进行调整,如调整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等,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七条
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
商业银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八条
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九条
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