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网贷合同真假可从合同要素完整性、平台资质、电子签名与公章、合同条款合理性、资金流向等方面入手。
看合同要素是否完整。一份正规的网贷合同应包含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要素。如果合同中这些重要信息缺失或者表述模糊不清,那么这份合同很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合同里没有明确贷款利率,或者还款方式模棱两可,这就需要提高警惕。
审查平台资质。正规的网贷平台需具备相关金融牌照和合法经营资质。可以通过查询金融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核实平台是否在监管范围内,是否有违规记录。例如,在中国,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平台要符合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的规定。若平台没有合法资质,其签订的合同真实性和有效性就难以保障。
关注电子签名与公章。在网贷合同中,电子签名和公章是重要的法律凭证。正规合同的电子签名会采用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的可靠电子签名技术,可通过专业的电子签名验证平台进行验证。公章也应清晰可辨,可通过工商部门查询平台公章的备案信息。若电子签名无法验证或者公章存在明显瑕疵,合同可能是假的。
分析合同条款合理性。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如过高的逾期费用、不合理的提前还款违约金等。正规合同的条款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如果合同条款明显偏向平台一方,限制借款人的合法权利,那就要怀疑合同的真实性。
核实资金流向。正规网贷平台的资金通常会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者银行进行托管和监管。查看资金是否直接打入平台指定的银行账户,是否有资金托管协议等。若资金流向不明,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很可能是诈骗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