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着的狗伤人,狗主人通常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医疗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若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赔偿责任一般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论主人有无过错都需担责,但能证明是受害者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的可减轻责任。
当拴着的狗伤人时,狗主人主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狗主人需要赔偿受害者因被狗咬伤而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即治疗伤口、预防狂犬病等所花费的费用;误工费,如果受害者因受伤无法正常工作而导致收入减少;护理费,若受害者需要他人护理;交通费,前往医院治疗等产生的交通费用;以及营养费等合理费用。如果造成受害者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等。而且,这种赔偿责任一般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狗主人是否有过错,只要狗造成了他人损害,原则上都要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例如,受害者故意挑衅狗导致被咬伤,狗主人的责任可能会相应减轻。
2、行政责任
若狗伤人事件情节较为严重,违反了当地关于养犬的相关行政管理规定,狗主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有些地方规定养犬需要办理登记手续、定期免疫等,如果狗主人未遵守这些规定,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暂扣或没收犬只等处罚。
3、刑事责任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狗伤人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且狗主人存在故意放任等严重过错行为,可能会涉嫌刑事犯罪,如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
如果拴着的狗伤人后主人不赔偿,受害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协商解决
受害者可以先尝试与狗主人进行友好协商,向其说明法律规定和应承担的责任,要求其履行赔偿义务。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医院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以便在协商不成时作为维权的依据。
2、申请调解
可以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如当地的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这些部门可以从中斡旋,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调解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和精力。
3、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证明狗伤人的事实以及自己所遭受的损失。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果狗主人败诉仍不履行判决,受害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的强制手段要求狗主人赔偿。
为了避免拴着的狗伤人,狗主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合适的拴狗方式
要使用质量可靠、长度合适的狗链。狗链不能过短,以免限制狗的正常活动导致其烦躁不安;也不能过长,防止狗能够触及到过往行人。同时,要确保狗链牢固地固定在可靠的地方,避免狗挣脱。
2、加强对狗的训练
对狗进行基本的服从训练,如“坐”“卧”“停”等指令训练,让狗能够听从主人的指挥。通过训练,可以增强狗的自控能力,减少其攻击他人的可能性。还可以让狗多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降低其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和攻击性。
3、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在狗活动的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有狗。当有陌生人靠近时,狗主人要密切关注狗的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将狗控制在更安全的范围内,或者提前告知陌生人注意。并且,要定期带狗去接种疫苗,确保狗的健康,降低传播疾病的风险。
拴着的狗伤人后狗主人要承担多方面的法律责任,在遇到狗伤人纠纷时受害者有多种维权途径,而狗主人也有责任采取措施避免狗伤人事件的发生。如果大家在养犬过程中遇到其他法律问题,或者在处理狗伤人纠纷时存在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