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漏水可找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房屋质量检验部门、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等部门解决问题。
当遇到楼上漏水的情况时,有多个途径可以尝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具有调解邻里纠纷的职责。其工作人员通常对社区情况比较熟悉,且有一定的调解经验,能够在了解实际情况后,组织楼上楼下的居民进行协商,促使双方达成解决方案。
物业管理部门也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渠道。一般在小区中,物业承担着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等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的责任。如果楼上漏水是由于公共管道等设施出现问题导致的,物业有义务进行维修和处理。同时,物业也可以协助联系楼上业主,沟通漏水问题,协调解决纠纷。
若怀疑房屋质量存在问题导致漏水,可找房屋质量检验部门。该部门可以对房屋漏水的原因进行专业检测和鉴定,确定是否是房屋本身的质量缺陷造成的。如果是质量问题,可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有仲裁条款约定,那么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具有程序简便、效率较高的特点,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需要遵守。
当通过上述途径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最后的解决办法。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和判决,强制责任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益。在整个解决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如漏水的照片、视频、维修记录、沟通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买受人认为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买受人有权退房;给买受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 第六百一十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