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工侵权责任损害规定主要涉及雇主与雇工在侵权行为中的责任划分。一般情况下雇主对雇工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承担替代赔偿责任,但雇工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时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工自身在雇佣活动中遭受损害,雇主通常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造成损害时,雇工可向第三人或雇主索赔。
雇工侵权责任损害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当雇工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时,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基于雇主与雇工之间的雇佣关系,雇主对雇工的行为有一定的管理和监督义务。
1、雇主替代责任
雇主承担替代赔偿责任的前提是雇工的侵权行为是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发生的。所谓“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例如,运输公司的司机在按照公司安排运输货物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受伤,运输公司作为雇主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雇工与雇主的连带责任
如果雇工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工追偿。比如,雇工在工作中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损害,却故意为之,或者因严重疏忽导致他人受损,那么雇工就需要和雇主一起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之后雇主可以向有过错的雇工进行追偿。
雇主承担责任的情形主要围绕雇工在雇佣活动中的行为。在正常的工作任务范围内,雇工的侵权行为雇主需担责。
1、授权范围内的行为
雇主明确授权雇工从事某项工作,雇工在执行该工作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雇主承担责任。例如,装修公司派工人到客户家进行装修,工人在操作电锯时不小心锯伤了路过的邻居,装修公司作为雇主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2、与工作相关的行为
即使雇工的行为超出了雇主的明确授权范围,但只要其行为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雇主也应承担责任。比如,快递员在送快递途中,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抄近路,结果在这条路上发生碰撞导致他人受伤,虽然抄近路可能未得到雇主明确指示,但与送快递的工作相关,雇主仍需担责。
当雇工自身在雇佣活动中遭受损害时,责任规定也有明确界定。一般来说,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雇主的赔偿责任
雇工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受到人身损害,雇主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这体现了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雇工的保护。例如,建筑工人在工地施工时,因脚手架搭建不牢固而摔倒受伤,雇主需要对工人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等进行赔偿。
2、第三人侵权的情况
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雇工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比如,雇工在工作时被路过的车辆撞伤,雇工既可以要求肇事司机赔偿,也可以要求雇主赔偿,雇主赔偿后可以向肇事司机追偿。
综上所述,雇工侵权责任损害规定涉及雇主与雇工在不同情形下的责任承担。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法律问题,比如雇工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如何确定、雇主追偿权的行使条件和程序等。如果您在这些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