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诉讼仲裁正文

民法典里欺诈行为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2025-10-24 16:05:53  分类:诉讼仲裁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范雪敏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范雪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民法典》里欺诈行为责任承担方式多样。民事责任方面,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欺诈方还可能承担赔偿损失责任。行政责任上,欺诈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规定,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刑事责任中,若欺诈行为构成犯罪,如诈骗罪,会受到刑事处罚。

一、民法典里欺诈行为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在《民法典》中,欺诈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民事责任

受欺诈方享有撤销权。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故意隐瞒商品的重大瑕疵,买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此时买方就可以行使撤销权。欺诈方需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当欺诈行为给受欺诈方造成损失时,欺诈方应当赔偿受欺诈方因欺诈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行政责任

如果欺诈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欺诈方可能会承担行政责任。比如,经营者的欺诈销售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3、刑事责任

当欺诈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构成犯罪时,欺诈方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会受到刑事处罚。

民法典里欺诈行为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0)

二、民法典中欺诈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情形

在《民法典》体系下,欺诈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存在多种具体情形。

1、合同领域的欺诈

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比如,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故意夸大房屋的使用面积,购房者基于错误认识签订了购房合同。此时,购房者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因购房而遭受的其他损失。

2、侵权领域的欺诈

欺诈行为还可能构成侵权责任。例如,商家故意虚假宣传商品功效,消费者购买使用后身体受到损害。商家的这种欺诈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还侵害了消费者的人身权益,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

3、婚姻家庭领域的欺诈

在婚姻关系中,若一方在婚前故意隐瞒重大疾病等情况,另一方在知道后有权请求撤销婚姻。并且,无过错方还可以要求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民法典欺诈行为刑事责任的认定标准

《民法典》本身主要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但欺诈行为若构成犯罪,会涉及到刑事责任的认定。

1、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的主体一般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例如,在单位实施的合同诈骗犯罪中,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

欺诈行为构成犯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的主观心态,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比如,诈骗分子以虚构的项目吸引他人投资,其目的就是非法占有他人的投资款。

3、客观方面

要有具体的欺诈行为,并且该行为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才构成犯罪。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会有不同的具体数额标准。同时,欺诈行为与被害人遭受的财产损失之间要有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民法典》中欺诈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涵盖民事、行政和刑事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欺诈行为,权益受损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比如,遭遇商家欺诈销售,是通过民事途径要求赔偿,还是向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处罚,亦或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如果您在遇到此类法律问题时,不确定该如何处理,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