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知识产权正文

民法典侵犯个人肖像权怎么办

2025-10-24 15:32:37  分类:知识产权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李涵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李涵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当个人肖像权被侵犯,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若协商不成,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民法典》为肖像权保护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被侵权人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民法典侵犯个人肖像权怎么办

当发现个人肖像权被侵犯时,被侵权人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直接与侵权人沟通,要求其停止侵害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所以,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如停止使用肖像、删除相关照片或视频等。

1、要求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侵权行为可能会给被侵权人的名誉和精神造成一定损害,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向其赔礼道歉。赔礼道歉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当面道歉、在公开媒体上发布道歉声明等。

2、主张赔偿损失

如果因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了经济损失,如因肖像被用于商业宣传导致被侵权人代言机会减少等,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3、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如果与侵权人协商不成,被侵权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侵权的照片、视频、使用肖像的合同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相应判决。

民法典侵犯个人肖像权怎么办(0)

二、民法典侵犯个人肖像权的赔偿标准

关于侵犯个人肖像权的赔偿标准,《民法典》并没有明确给出具体数额。在司法实践中,赔偿数额通常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1、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如果侵权人是故意侵犯他人肖像权,主观恶意较大,那么赔偿数额可能会相对较高。例如,侵权人明知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会造成损害,仍然故意为之,这种情况下应承担更重的赔偿责任。

2、考量侵权行为的情节

包括侵权行为的方式、持续时间、传播范围等。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如将他人肖像进行丑化、污损后广泛传播,给被侵权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痛苦和社会影响,赔偿数额也会相应增加。

3、参考被侵权人的损失情况

如前面所述,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都应纳入考虑范围。对于一些知名人士,其肖像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侵权行为可能导致其商业利益受损,赔偿数额可能会较高。而对于普通公民,主要考虑精神损害赔偿,赔偿数额会根据具体精神痛苦程度等因素确定。

三、民法典侵犯个人肖像权的构成要件

判断是否构成侵犯个人肖像权,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

1、存在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这包括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以及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例如,未经同意将他人照片用于广告宣传,或者对他人照片进行恶意修改等行为,都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他人肖像权,仍然实施该行为。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侵害他人肖像权,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3、造成了损害后果

损害后果可能表现为被侵权人的精神痛苦、名誉受损、经济损失等。虽然有时候损害后果可能不太明显,但只要存在侵权行为,就可能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

综上所述,《民法典》为个人肖像权的保护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法律依据。当遇到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况,被侵权人要了解自身权利和维权途径,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肖像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肖像权合理使用的界限等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