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医疗纠纷正文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2025-10-24 04:56:35  分类:医疗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徐新新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徐新新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湖北大纲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条件是判断非法行医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如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等情形,或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这些条件明确了非法行医罪的入罪标准,以保障医疗安全和公众健康。

一、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五十七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的

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形,直接对就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损害。例如,非法行医者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器官损伤,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2、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非法行医者如果没有相应的防控措施,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假药、劣药和不合格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比如,使用过期的药品给患者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4、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这表明非法行医者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大。即使前两次被处罚后,仍然继续从事非法行医活动,应当予以刑事立案。

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0)

二、非法行医罪立案需满足哪些具体情形

除了上述基本的立案条件外,还有一些具体情形也会被认定为符合立案标准。

1、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开办医疗机构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如果个人未经许可擅自开办,就属于非法行医。例如,一些人在居民楼内私自开设诊所,为患者看病治疗。

2、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医师执业证书被吊销后,意味着其已经不具备合法行医的资格。在此期间继续从事医疗活动,就构成了非法行医。比如,医师因严重违反医疗规范被吊销证书后,仍然偷偷为患者看病。

3、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在乡村地区行医,也需要取得相应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如果没有该证书而从事医疗活动,同样属于非法行医。例如,一些乡村的赤脚医生未取得证书就为村民看病抓药。

4、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家庭接生员的职责仅限于家庭接生,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从事其他医疗行为,也会被认定为非法行医。

三、如何判断非法行医行为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判断非法行医行为是否达到立案标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1、考察行医者的主体资格

要确定行医者是否取得了医生执业资格。可以通过查看其相关的证书、执照等进行判断。如果没有取得相应资格,就可能构成非法行医。

2、分析行医行为的后果

看是否对就诊人的身体造成了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如是否导致了残疾、功能障碍或者死亡等后果。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存在传染病传播等公共卫生风险。

3、审查行医过程中的违规情况

包括是否使用了假药、劣药和不合格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等。如果存在这些情况,且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就符合立案标准。

4、考虑行医者的违法记录

如果行医者之前已经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过两次,再次非法行医的,就应当立案追诉。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罪的立案条件涉及多个方面,涵盖了对行医者主体资格、行医行为后果、违规情况以及违法记录等的考量。了解这些立案条件,有助于维护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非法行医与合法医疗行为的界限如何区分、非法行医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等。如果你对这些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