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下来后,赔偿主要依据鉴定的伤残等级,按照法定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下来后,赔偿程序如下:
1、明确赔偿主体
若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等;用人单位需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赔偿均由用人单位承担。
2、确定赔偿项目及标准
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例,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依此类推。
3、申请赔偿
职工或其近亲属需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交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伤残鉴定结论、医疗费用发票等,申请工伤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
工伤伤残鉴定后赔偿流程如下:
1、准备材料
准备工伤认定决定书、伤残鉴定报告、医疗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等材料。
2、提交申请
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提交赔偿申请。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赔偿,需填写相关申请表;若由用人单位赔偿,可直接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
3、审核与调查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会进行调查核实。
4、确定赔偿金额
根据审核结果和相关标准,确定赔偿金额。
5、支付赔偿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赔偿,会在规定时间内打入职工账户;用人单位支付的赔偿,按协商或裁决结果支付。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不同等级赔偿差异明显: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五级伤残为18个月,六级伤残为16个月,七级伤残为13个月,八级伤残为11个月,九级伤残为9个月,十级伤残为7个月。
2、伤残津贴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三级伤残为80%,四级伤残为75%。五级、六级伤残难以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60%。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两项赔偿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不同等级的赔偿金额也不同。一般来说,伤残等级越高,赔偿金额越高。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下来后的赔偿涉及多方面,包括明确赔偿主体、确定赔偿项目和标准、遵循赔偿流程等。不同伤残等级的赔偿差异较大。若您在工伤赔偿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如赔偿金额计算有误、用人单位拒绝赔偿等,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