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伤残鉴定后拿到鉴定结果的时间因鉴定类型和实际情况而异,一般在30个工作日内,复杂情况可能延长至60个工作日。
在不同的鉴定场景下,拿到伤残鉴定结果的时间有所不同。
在工伤鉴定方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是60日,特殊情况可延长到90日。这是因为工伤鉴定涉及到对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需要严格按照程序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包括对医疗资料的审核、对职工本人的身体检查等,过程严谨,所以需要一定时间。例如,职工小李在工作中受伤申请工伤伤残鉴定,通常在提交完整材料后的60日内会出结果,如果情况复杂,可能会到90日。
在司法鉴定中,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所以,司法鉴定一般30个工作日能出结果,复杂情况最多延长30个工作日。如在一些涉及交通事故的伤残鉴定中,若伤者伤情复杂,涉及多部位损伤,鉴定难度较大,可能就需要延长时间才能得出准确的鉴定结果。
如果在鉴定过程中出现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等情况,会导致鉴定时间相应增加。因为补充材料后需要重新进行审核和鉴定等工作流程。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第二十八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