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车辆责任更大。闯黄灯目前在很多情况下不算违规,而闯红灯是明确的交通违法行为,其过错程度更高,通常在事故责任认定中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在交通规则中,对闯黄灯和闯红灯有着不同的规定和判定。
关于闯黄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也就是说,当黄灯亮起,如果车辆已经处于通过停止线的状态,继续行驶通过路口是被允许的。并且在实际执法中,对于单纯的闯黄灯行为,很多地方并没有严格进行处罚。这意味着闯黄灯在合理情况下是一种相对可接受的通行状态,车辆在这种情况下正常行驶,本身并没有严重违反交通法规。
关于闯红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闯红灯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极大地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闯红灯的车辆无视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强行进入路口,这种行为是对交通规则的公然违反。
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由于闯红灯行为的违法性和危险性更为突出,过错程度明显高于闯黄灯行为。所以,在闯黄灯车辆和闯红灯车辆发生碰撞的事故中,闯红灯车辆一般会被认定承担更大的责任,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当然,具体的责任划分还需要结合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如车辆的行驶速度、是否采取了合理的避让措施等因素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