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合同约定不明确应该如何做

2025-10-07 23:29:29
0 浏览
推荐律师
曹顺祥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隆安(太原)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合同约定不明确时,首先由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补充协议;若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若仍不能确定,对于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法律有相应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但有时会出现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一系列的解决办法。

第一步是当事人协商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这是最优先的解决方式,因为当事人在合同签订之初就有合作的意愿,通过友好协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双方的需求,对不明确的条款进行细化和明确,以达成补充协议,使合同更加完善。

如果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就需要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合同的各个条款之间通常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分析其他条款的内容和逻辑关系,可以推断出不明确条款的真实意思。同时,在长期的商业交易和社会活动中,会形成一些被广泛认可和遵循的交易习惯。这些交易习惯也可以作为确定合同不明确条款的参考依据。

若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确定,对于不同的合同内容,法律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对于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对于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对于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合同约定不明确时,有一套系统的解决机制,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来确定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合同约定不明确应该如何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40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