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且未签劳动合同,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以及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解决,同时可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当遇到拖欠工资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可按以下步骤解决。
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工资拖欠的事实,并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以防后续需要。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劳动者可以向其提供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自用工之日起第二个月至第十二个月的双倍工资。在申请仲裁时,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包括上述提到的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以及工资拖欠的证据等。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依法作出判决。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仲裁和诉讼的时效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者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在工作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留各类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且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劳动者有权利通过合法途径来解决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