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签订合同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2025-11-04 17:05:50
0 浏览
推荐律师
韩冰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河南归德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签订合同需要遵循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无论当事人是自然人、法人还是其他组织,也不论其经济实力、规模大小等,他们在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例如,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签订合同时,双方都应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协商,任何一方都不能凭借自身优势强迫对方接受不合理的条款。

自愿原则强调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签订合同、与谁签订合同以及合同的内容等。比如,消费者在商场购物时,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购买某商品,商家不能强制消费者签订购买合同。

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要公平合理,要大体上平衡。在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时,不能一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者承担极少的义务却享有极大的权利。例如,在租赁合同中,租金的数额、支付方式、租赁期限等条款应在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间公平分配。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相互协作。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要如实告知对方有关合同的重要信息,不得隐瞒或欺诈。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要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比如,卖方应如实告知产品的质量、性能等情况,买方应按时支付货款。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内容和签订、履行的过程都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例如,不能签订买卖毒品等违法物品的合同。

绿色原则是指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新的发展理念在合同领域的体现。比如,在建设工程合同中,施工方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签订合同的原则有哪些内容(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97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