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不能争取缓刑,因为缓刑适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存在特殊情况,若具有重大立功表现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有可能突破常规适用缓刑。
一、缓刑的法定适用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由此可见,从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来看,盗窃罪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符合缓刑适用的刑期条件。
二、特殊情况下争取缓刑的可能性虽然法律规定了常规的缓刑适用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特殊情况。《刑法》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一般条件的限制。例如,犯罪分子在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像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且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等。这些重大立功表现体现了犯罪分子有积极悔悟和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一面,有可能成为突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能适用缓刑这一常规限制的因素。
三、争取缓刑的其他要点即便存在特殊情况争取缓刑,也需要做好多方面工作。在庭审过程中,犯罪分子要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表达悔罪态度,主动退赃退赔以弥补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同时,可以通过律师等专业法律人士,向法院阐述案件的特殊情况以及犯罪分子符合缓刑条件的理由,争取法院的支持,并按照法定程序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