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构成非法拘禁罪。但存在一些情形,即使未达到24小时也可能认定为违法犯罪,如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等。
在法律层面,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而关于时间标准,通常认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持续达到24小时是一个重要的判断界限。
不过,并非未达到24小时就一定不构成违法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明确了几种特殊情形,即便限制人身自由未达24小时也应予以立案。一是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这种情况强调了行为的多次性或者涉及人数众多,严重侵犯了多人的人身权利。二是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这些恶劣情节的存在,表明行为的危害性较大,即使时间未到24小时,也构成违法犯罪。三是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等。此时,行为的后果已经非常严重,无论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长短,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限制人身自由行为的认定,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限制的手段、造成的后果、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等。所以,不能仅仅依据时间来判断是否构成违法行为,而要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