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和民事处罚在性质、适用法律、处罚目的、处罚方式、适用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从性质上看,刑事处罚是针对犯罪行为的制裁,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民事处罚是对民事违法行为的处理,民事违法行为通常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其危害程度相对较轻。
适用法律不同。刑事处罚依据的是刑法,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刑罚种类;民事处罚则依据的是民法,如民法典等,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处罚目的有差异。刑事处罚的主要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和预防犯罪的功能,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来威慑潜在的犯罪者;民事处罚的目的主要是补偿受害人的损失,使受害人的权益恢复到受损前的状态,侧重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益纠纷。
处罚方式方面,刑事处罚的种类较为严厉,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民事处罚的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一般不涉及限制人身自由。
适用对象不同。刑事处罚适用于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民事处罚适用于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刑事处罚和民事处罚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不同违法行为的制裁机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