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知识产权正文

企业专利出资有哪些法律规定

2025-10-04 08:56:51  分类:知识产权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刘双艳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刘双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贵州瀛黔(贵安新区)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企业专利出资涉及多方面法律规定。《公司法》规定专利可作价出资,需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且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要求提交评估报告和权属证明等文件。《专利法》保障专利的合法有效性。这些规定确保了专利出资的规范和公平。

一、企业专利出资有哪些法律规定

企业专利出资在我国多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重要依据。根据该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可以用于出资。

1、评估作价要求

对作为出资的专利,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是为了保证公司资本的真实性和稳定性,防止股东利用专利出资进行不实出资。

2、出资比例限制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这意味着专利等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比例最高可达百分之七十。

3、出资程序规定

股东以专利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即股东需要将专利的所有权转移给公司,以完成出资义务。

企业专利出资有哪些法律规定(0)

二、企业专利出资的登记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对企业专利出资的登记作出了规定。股东以专利出资的,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载明专利出资的方式、金额和时间,并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1、提交文件要求

在办理登记时,需要提交一系列文件,包括专利评估报告、专利证书、股东身份证明等。这些文件是证明专利出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重要依据。

2、登记审查内容

公司登记机关会对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专利的有效性、评估作价的合理性以及出资程序的合法性等。只有通过审查,公司才能完成登记手续。

3、登记后的法律效果

完成登记后,专利出资正式生效,公司取得专利的所有权,股东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同时,公司需要按照规定对专利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企业专利出资的权利保障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为企业专利出资提供了权利保障。专利出资后,公司成为专利的所有权人,享有专利的各项权利。

1、专利保护规定

公司的专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如果发生专利侵权行为,公司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专利实施许可规定

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将专利许可他人实施,以获取经济利益。在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时,需要签订书面的许可合同,并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3、专利转让规定

公司也可以将专利转让给他人。转让专利时,需要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综上所述,企业专利出资受到《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专利法》等多部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在进行专利出资时,企业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法律规定,确保出资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那么,企业专利出资过程中如果出现评估纠纷该如何解决?专利出资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专利贬值又该如何处理?如果您在企业专利出资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婚前房产出租婚后自己使用是否可以退税
婚前房产出租婚后自己使用通常不可以退税。目前并没有因婚前房产出租后婚后自用这一情况而产生的退税政策。在我国税收体系中,涉及房产的税收主要有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对于婚前房产出租,出租方取得租金收入需要按照规定缴纳相关税费。如果是个人出租住房,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个人
离婚怎么获得抚养权和抚养费
要获得抚养权需证明自身抚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争取抚养费则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数额。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和抚养费的判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实践考量。关于抚养权的获得: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以由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