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工进行劳动仲裁赔偿的计算需依据具体情况。一般若涉及未签订合同、违法解除等情形有不同计算方式。未签合同可能有双倍工资赔偿,按实际工作月数和工资计算;违法解除可能有经济补偿,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工资确定。还可能涉及加班费等赔偿,需根据工作时长和加班情况计算。
小时工劳动仲裁赔偿的计算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小时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方式为:双倍工资赔偿金额 = 月工资 ×(应当订立合同而未订立合同的月数)。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小时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平均月收入。例如,小时工小张月工资 3000 元,用人单位自用工第二个月起 5 个月未与其签订合同,那么双倍工资赔偿就是 3000×5 = 15000 元。
2、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小时工的劳动关系,则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例如,小李在某单位做小时工 2 年 3 个月,月工资 2500 元,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那么经济赔偿金就是 2500×2.5×2 = 12500 元。
3、加班费赔偿
如果小时工存在加班情况,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加班费,在劳动仲裁时,加班费也可要求赔偿。工作日加班的,加班费不低于小时工资的 150%;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不低于小时工资的 200%;法定休假日加班的,不低于小时工资的 300%。
小时工未签合同的劳动仲裁赔偿主要是双倍工资赔偿。
1、适用范围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劳动者包括小时工。也就是说,只要符合该时间范围未签订合同,小时工就有权要求双倍工资赔偿。
2、计算标准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是按照劳动者的应得工资来确定,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例如,小时工小王每月除了基本工资 2000 元,还有 500 元的奖金,那么计算双倍工资时月工资基数就是 2500 元。若用人单位 4 个月未与其签订合同,双倍工资赔偿就是 2500×4 = 10000 元。
3、计算时间
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还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小时工加班劳动仲裁赔偿计算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1、不同加班情形的赔偿标准
(1)工作日加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 150%支付加班工资。例如,小时工小赵每小时工资 20 元,工作日加班 3 小时,那么加班工资就是 20×1.5×3 = 90 元。
(2)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 200%支付加班工资。比如,小时工小钱在休息日加班 5 小时,每小时工资 18 元,加班工资就是 18×2×5 = 180 元。
(3)法定休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 300%支付加班工资。假设小时工小孙法定休假日加班 4 小时,每小时工资 22 元,加班工资就是 22×3×4 = 264 元。
2、加班时间的确定
小时工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加班时间,比如考勤记录、工作记录等。如果用人单位掌握加班相关证据却不提供,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劳动者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来认定加班事实。
3、赔偿总额计算
将不同加班情形下的加班工资相加,就是小时工加班劳动仲裁赔偿的总额。例如,某小时工一个月内工作日加班 10 小时,休息日加班 8 小时,法定休假日加班 6 小时,每小时工资 20 元,那么赔偿总额就是(20×1.5×10)+(20×2×8)+(20×3×6)= 300 + 320 + 360 = 980 元。
综上所述,小时工在劳动仲裁赔偿计算方面涉及多种情况,包括未签合同、违法解除、加班等不同情形。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遇到诸如工资计算基数争议、证据收集困难等问题。如果您在劳动仲裁赔偿计算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由专业律师为您咨询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