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造成医疗事故时,行医者需承担多方面责任。民事上要对患者人身损害进行赔偿;刑事上,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行医罪,会被处相应刑罚;行政上,会面临取缔、罚款等处罚。明确这些责任承担方式,有助于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和医疗秩序。
非法行医造成医疗事故,行医者需承担多方面责任。
1、民事责任
非法行医者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依据《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患者有权要求非法行医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若造成患者死亡,还需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例如,非法行医导致患者身体残疾,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因残疾导致的未来收入减少等损失,都应由非法行医者承担。
2、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非法行医者多次被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仍继续非法行医,或者使用假药、劣药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等,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3、行政责任
卫生行政部门会对非法行医行为进行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为了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非法行医造成医疗事故的赔偿范围较为广泛。
1、医疗费用
包括患者因治疗非法行医导致的损伤而产生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这些费用应以医疗机构出具的正式票据为依据。例如,患者因非法行医导致病情加重,后续在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所花费的费用,都可要求非法行医者赔偿。
2、误工费
患者因就医治疗而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的收入减少。误工费的计算根据患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护理费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专人护理产生的费用。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若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4、残疾生活补助费
若患者因非法行医造成残疾,可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三十年。
认定非法行医造成的医疗事故需从多方面考量。
1、主体认定
非法行医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等情形。比如,一些没有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擅自开展诊疗活动,就属于非法行医主体。
2、行为认定
非法行医行为是指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例如,非法行医者在不具备消毒条件的场所进行手术,或者使用没有经过严格检验的医疗器械等。
3、损害后果认定
要有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且该损害后果与非法行医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确定损害后果是否由非法行医行为导致。比如,患者在接受非法行医者治疗后出现身体不适,经鉴定是由于非法行医者使用的药物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的,就可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非法行医造成医疗事故时,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多方面责任,赔偿范围广泛,认定也有严格标准。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非法行医者逃避责任、患者难以维权等问题。如果您遇到非法行医造成医疗事故的相关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得专业的法律解答和帮助。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