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知识产权正文

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025-10-17 12:17:19  分类:知识产权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赵宾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赵宾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磐慧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在法律上有相关规定,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时效计算起点不同。且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若对方提出抗辩,法院可能不支持权利人的诉求。

一、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于侵犯发明专利的起诉时效同样适用这三年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1、时效起算点

从权利人得知自己的发明专利被侵犯,并且明确知道侵权人是谁的时候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例如,专利权人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某企业生产的产品使用了自己的专利技术,此时就知道了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三年的诉讼时效便开始起算。

2、特殊情况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3、超过时效的后果

如果权利人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起诉,一旦侵权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将会判决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0)

二、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有哪些特殊计算方式

除了一般的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的情况外,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还有特殊的计算方式。

1、连续侵权的时效计算

在实践中,有些侵权行为是持续进行的。对于持续实施的侵犯发明专利权行为,从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至专利权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日止已超过三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

2、涉及跨国侵权的时效计算

当侵犯发明专利涉及跨国情况时,可能会涉及不同国家法律对时效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相关的国际条约以及国内法律的冲突规范来确定适用的法律和时效计算方式。例如,如果存在国际公约规定了统一的时效计算规则,那么就需要遵循该公约的规定。

3、与行政程序相关的时效计算

如果权利人先向行政机关投诉侵权行为,在行政程序处理过程中,诉讼时效会发生中断。当行政程序结束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比如,专利权人向知识产权局投诉某企业侵犯其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局处理该投诉的期间,诉讼时效暂停计算,待处理结果出来后,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三、超过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起诉会怎样

超过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起诉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1、被告抗辩的结果

一旦被告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且法院查证属实,那么原告的诉讼请求很可能会被驳回。这意味着权利人虽然有权利起诉,但由于时效已过,其通过诉讼获得赔偿和制止侵权行为的目的可能无法实现。例如,原告在知道侵权行为五年后才起诉,被告提出时效抗辩,法院可能就不会支持原告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的诉求。

2、不影响法院受理

即使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依然会受理案件。因为诉讼时效的审查通常是在被告提出抗辩后才进行。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也就是说,权利人依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只是在后续审理中可能面临不利后果。

3、仍可要求停止侵权

虽然超过时效可能无法获得侵权损害赔偿,但如果侵权行为仍在继续,权利人依然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因为停止侵权是一种物权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比如,侵权企业一直在生产侵犯发明专利的产品,即使超过起诉时效,专利权人仍可要求其停止生产。

综上所述,了解侵犯发明专利起诉时效的法律规定、特殊计算方式以及超过时效起诉的后果对于专利权人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多个侵权人共同侵权、侵权行为难以取证等复杂问题。如果您在发明专利保护方面遇到法律难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房产证除名需要什么资料办理
房产证除名需要的资料因除名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包括身份证、房产证、结婚证(涉及夫妻除名)、公证书(继承或赠与除名)、法院判决书(判决除名)等。房产证除名主要有几种不同情形,每种情形所需资料有所不同。夫妻间除名: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进行房产证除名,通常需要携带身